交易应该自然而且轻松,完美交易就像呼吸,你吸气和呼气,就像进场和出场,一定要冷静放松,
【资料图】
寻找解决那些可见的机会,一定要进行集中学习精神和警觉,把自己从水深火热的市场中抽离出来,一定要做一个观察者并且通过等待机会的降临。
交易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你必须对这种霉运进行提防。如果你没有对将发生的坏事做好计划,你就无法生存。
交易工具和策略本身不具有任何预测的意义,只是你想当然地认为可以罢了但是交易工具和策略确实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价格运动的轨迹。
历史会重演,但是历史从来没告诉你什么时候会重演,交易者不是分析者,交易者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内做正确的事情。
学会放弃肯定是正确的。一只股票走了好几天的上升通道后,才被大家发现并被推荐,这时你应该放弃要买它的想法。
股票交易市场的行情是瞬息万变的,是不容易把握的,一开始确立的行情转瞬间就可能转向反方向,回头再看,你正好做在了最高点抛在了最低点,
这样就造成了最大的亏损,面对这样的失败,你有过懊恼,有过愤怒,有过自责,过多的是无奈和不解。出现这种情况跟你的心理素质有很大关系。
投资应该合理。股票交易赔钱的原因有很多。有些原因是不可避免的。例如,股市暴跌,或其他一些因素。
投资股票的失败可以让你得到教训,投资自己的成功却有可能让你在股市里也获得成功。
投资理念在于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寻找机会,如何从交谈,生活中发现机会,真正的投资不可能没有风险,机会都在风险中孕育!
每一次交易要深思熟虑,有严格止损的前提下,去赌大势。
市场,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交易,是一生的漫长的马拉松。我们永远不可能战胜市场,也永远无法完全的解读市场。
净资产收益率(ROE)是指净利润与股东权益(可以称为净资产,实质上就是所有者权益)的比值。
打个比方,股东每投资公司一元钱所能赚到的钱数,显然这个数字越大表明投资这家公司就越有价值。
为什么这个财务指标这么重要呢,稍微变形做下转换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股东权益
=净利润/销售额×销售额/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
净利润/销售额=净利润率 反映的是盈利能力 归属市场部门
销售额/总资产=总资产周转率 反映的是营运能力 归属销售部门
总资产/股东权益=杠杆率 反映的是偿债能力 归属财务部门
一家公司若是三个方面能力都很强,一定会有比较好的前景,因此,净资产收益率是衡量公司业绩水平十分全面的财务指标。
那么一家ROE较高的公司,三项能力中至少有一项表现非常出色,按照不同的能力可以吧ROE较高(过去三年均大于 15%)的公司分为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高利润率型公司、高周转率型公司和高杠杆型公司。
如何衡量一家公司属于哪种类型呢?
当一家公司的全年净利率大于 20%时,我们认为它是一家高净利率型的公司;
当一家公司的总资产周转率大于 1 时,我们认为它是一家高周转型的公司;
当一家公司的权益乘数(杠杆率)大于 2 时,我们认为它是一家高杠杆型的公司。
行业和经营模式,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指标表现出色,但是在ROE的相乘下能很好的体现出来,所以,ROE是可以无视行业来进行公司比较重要的指标。
一家公司,高净利率的来源有哪些
净利率,指的是这家公司扣除各种成本费用之后,最终赚到的利润百分比。
净利率大于 20%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每投入 1 亿元,一年时间便可以赚到 2000 万元,这是任何理财产品都很难达到的效益,所以在 A 股市场中,能满足这个条件的公司并不多见。
1.垄断型公司
伟明环保:垃圾焚烧发电目前只有这家公司能做,因此实现了 60%的毛利率。
2.高品牌价值的公司
茅台酒无论卖多贵都供不应求,品牌价值高的公司,消费者会愿意花更高的价格进行消费,从而使得公司的净利率长期处于高位。
3.具有显著技术优势的公司
恒瑞医药,公司研发生产的多项药品在国内都没有竞争对手,这种显著的技术优势自然可以带来价格优势。
4. 具备独特商业模式的轻资产公司
美凯龙是家居大卖场,靠其他家具公司的入驻来取得租金的获利,也拥有 33%的高净利率。
需要提防的是一旦公司所提供的服务开始过时了,将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非常高的负面影响。分众传媒,依靠出租电梯广告来获利,电梯广告行业整体已呈现日薄西山的状态。
净利率的变动,由什么决定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
分子净利润,毛利润(毛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所得税费用得到,
这其中所得税率相对比较稳定,不会对净利润产生太大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来自于毛利、四项费用以及投资收益。
1.首先检查公司的毛利率是否出了问题
如果一家高净利率型的公司,净利率单季出现了很快速的衰退,第一个要排查的,就是公司毛利率是否出了严重的问题!如果是,表明公司的竞争力急速下滑,短时间内可能很难扭转,及时离场减少时间成本很有必要。
2. 其次检查公司的各项费用增速是否过高
毛利率没问题,那么问题可能出现在费用过高身上,所以检视一下公司的四项费用是否正常合理。如果其中 1-2 项增速较快,看看是否与公司的发展方向相匹配。比如公司靠的是品牌盈利,销售费用大增可能是要开拓更多的市场;公司靠核心技术盈利,那么研发费用大增是为了开发新的技术,这是合乎情理的。
3. 检查公司在投资收益端是否出了问题
这部分收益或者损失与公司的主业无关,但它却能影响到净利率的数额,所以需要进行排查。2018 年的大熊市,很多公司都在年末进行了投资收益的大幅减值,导致公司净利润及净利率双双下滑,但实际上公司自身主业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同样的,2019 年行情大好,投资收益的大幅增长会导致一些炒股型企业净利润大增,但实际上公司主业的净利率并没有出现大幅度的增长。
1.快消品
使用寿命较短(保质期短),消费速度快的消费品,常见的比如包装食品、个人卫生用品、烟草、饮料等等生活中的日常用品。
市场中,快消品中的高 ROE 公司通常集中于医药流通行业(药品也有保质期,且销量很大)、食品饮料行业、服装行业、家电行业等等
2.轻资产
轻资产公司便是通过减小分母总资产的规模,来实现高周转。具有轻资产属性的公司通常属于互联网企业,因为它们是通过提供网络服务或网络技术来取得盈利,不需要投入大量的资产去建设工厂或者购买生产设备。
但是,轻资产公司最大的风险是一旦没有核心技术被其它公司追上甚至反超,将会面临营收和利润的快速下滑,所以在业绩端往往会很不稳定。
3.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
有些公司的产品本身不属于快消品,但为了在发展初期侵占更多的市场,因此采取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来取得更多的市场和更高的周转率。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伊利股份,三聚氰胺事件以后公司为了抢占劣质奶厂退出所空出来的大量市场,采取了薄利多销的策略,营收规模迅速扩大。但在 2015 年整个市场龙头格局基本确立之后,公司便开始逐步提升毛利率,继续保持了不错的增长势头。
高周转型公司的关键点在于市场,市场越大公司能卖出的产品就会越多,所以在分析高周转型公司的财报时,首先得看看公司的市场规模是否有在稳步的提升。
1.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衰退)原因:毛利率 还是 销量
销量的同比增减=(今年收入/去年同期收入)/(今年毛利率/去年同期毛利率)-1;
由于公司的营业收入不完全来自于主营业务,还包括其它各种零碎业务等等,它们会对我们的影响结果产生干扰,因此在实际计算中,我们只使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情况。
这种计算方式只能用于公司的半年报和年报,因为只有这两个季度才会公布具体每一项产品的收入是多少,一三季度很难有这么详细的数据。
2. 存货&存货周转率
既然高周转型公司通常都属于快消品,普遍具有保质期,那么如果公司生产出的产品没办法快速卖出去,一旦过了保质期就会产生损失,所以我们需要分析这家公司在存货方面是否存在很大的隐患。
如果一家高周转型公司的存货数量非常高,一旦存货发生大幅度的贬值,将会为公司的净利润造成大量的损失!特别是对于高周转型公司而言,很多存货都是具有保质期的,或者是会过气(比如服装行业),那么一旦规模很大就很可能会有非常高的风险
因此在实战中,我们会通过计算存货的同比变动、存货与净利润的比例以及存货周转率来看看公司的存货端是否健康。
存货环比变动=今年 X 季度存货/上一季度存货-1;
存货与净利润的比例=存货/过去四个季度净利润;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余额=销售成本/((今年存货+去年同期存货)/2)
存货周转天数=365/年度存货周转率=90/单季度存货周转率
3.流动资产&应收账款
对于快消品企业而言,因为公司在不断地把赚到的钱投入再生产、投入再生产,以此来满足市场地需求,所以在现金流方面也需要非常健康。因此在分析这类公司财报时,我们还需重点关注公司的流动资产、应收账款以及它们的周转率。
1)流动资产:流动资产指的是企业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运用的资产。这项资产可以保障公司在某个生产环节出问题时,能够有资金帮助周转来快速解决问题。
流动资产周转率:指企业一定时期内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同平均流动资产总额的比率;它反映出公司企业对资产的利用水平,是公司运营能力的体现。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流动资产周转速度越快,利用越好。在较快的周转速度下,流动资产会相对节约;反之若流动资产周转速度慢,容易造成资金的浪费,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指的是企业卖出产品后应该获得但暂时没有获得的收入,比如货款是分期支付,甚至会有公司赖账跑路等行为的发生。所以,如果一家公司应收账款的规模很大的话,会有相当高的风险。一旦公司大客户赖账甚至倒闭了,将会对公司产生非常高额的损失!在实际判断过程中,我们用应收账款占净资产的比例,来刻画公司在这方面是否存在巨大风险。
流动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流动资产=主营业务收入/((今年流动资产+去年同期流动资产)/2)
应收账款占比=应收账款/净资产。
高杠杆型公司,财报重点看什么
高杠杆型公司,依靠什么盈利
所谓高杠杆型公司,按照我们的定义,指的是权益乘数大于 2 的上市公司,即总资产除以股东权益大于 2 的上市公司。而总资产=负债+股东权益,因此等式可变为(负债+股东权益)/股东权益>2,打开括号变为负债/股东权益+1>2,得出负债/股东权益>1,即负债大于股东权益的公司就是高杠杆型公司。
高杠杆型公司的负债比股东所拥有的净资产还要多,而负债本身是把双刃剑,利用得好用别人的钱来取得更多盈利自然是好事;可一旦负债还不上了,对公司的经营而言也会非常危险!因此对高杠杆型公司的财务分析,我们需要着重看它利用负债获取利润的能力,以及负债能否偿还的安全性。
1. 行业本身的特性需要维持高杠杆
A 股市场中最常见的高杠杆型公司就是银行、证券、保险以及地产这四大行业了,因为它们本身就是通过将借来的钱投资出去,从而赚取投资收益与利息支出间的价差收益。比如银行业,通过吸引居民的储蓄来筹集本金,然后再将这些钱贷款给需要它们的公司或个人。而市场中的贷款利率总是大于存款利率,银行便从中累积源源不断的利润。
2.通过拼杀,形成寡头垄断的上市公司
高杠杆企业的第二种情形,便是通过残酷的拼杀之后,最终形成寡头垄断的上市公司。因为形成了垄断,所以上下游都抢着跟它们做生意,它们便可以通过占用上下游的资金来持续扩大它们的生产能力。更为关键的是,这种占款是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的,所以对公司而言属于非常有利的无息负债。
3.强行高杠杆,但经营已经很糟糕的上市公司
高杠杆可以带来高 ROE,但如果在高杠杆的背景下公司却无法更进一步,反而出现了衰退的情形,那么反而会有吞噬掉公司的风险!比如去年爆雷的长城影视,资产负债率超过 80%,可是营收和净利润连年衰退,最终因为还不上钱,导致公司的股权遭到冻结。
轻仓、顺势、止损是我们常常挂在嘴上自以为可以无往不胜的金科玉律,其实和众多的交易规定一样,听起来好像有道理,做起来却难上加难,甚至就是做不到。拿顺势而言,你说谁不知道要顺势,可盈亏还不是依旧。多头排列时做多是不是顺势,可突然的一根大阴线顿时会陷你于势在哪里的困惑中。空头排列时做空是不是顺势,可旱地拔葱一跃而起的大阳线也会让你对顺势有别样的理解。
顺势没有错,但遇到行情拐弯时是平仓再反手操作还是持仓等待回到原先的轨道这才是对顺势真正的考验。而直线思维是人与生俱有根深蒂固的一种思维方式,使得所谓的顺势很难落到实处。一旦决定了做多,就会义无反顾地去做多,当行情调头按照顺势的理解自然是作空,但这时候你能使思想调头吗?很难,没有几个调过头来,通常都会坚持原先做多的想法,如果行情进一步对自己不利,又会拿出侥幸来掩耳盗铃式的抵挡一阵,直到最后恐惧胜过侥幸,缴械投降。
直线思维之所以形成也得益于交易概念的两面性相对性,毕竟在过去无数次的征战中我们吃过轻易抛掉筹码的亏,要是再坚持一会,有耐心,一定会有大的收获,一遇风吹草动就平仓出局,往往只有蝇头小利。正是过去曾经的体验会培养出坚定不移的执着,可这执着有时候就会带你步入亏损的深渊。这就是交易,左也不是,右也不对,出现最多的不是清晰明确的选择,而是多空不能的两难选择。
我想,当你拿不定主意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再拿主意了。这时候你是在权衡,而多空力量永远在此消彼长扑朔迷离,你很难一下分得清清楚楚。与其如此,你最好的办法不如丢弃一切判断,一切情感因素,用盘面来说话,用交易系统来决定多空。当然交易系统肯定也在交易相对性的范畴内,也不可能是百分之百,但比之你的情感判断一定要强过一大截。
当你不能超越直线思维时,你离成功就永远差一点,当你还在仰仗直线思维时,请你相信,市场不需要感情。
喜欢文章的朋友可以多多点赞,你的支持是我前行的动力!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意见,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